腾讯造车让步"微信"
编者按:本文为专栏作者科技新知授权创业邦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有人说造车是风口,有人说造车是内卷。但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,去年还在为萝卜白菜抢个不停的巨头们,今年转身就集体投入到造车的亢奋盛宴中。
转身的方式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直接下场造整车,另一种是进军汽车业务。
采用第一种方式,2021年直接下场造车声势最大的是小米,3月30号在生生不息大会上小米创始人雷军正式为造车官宣立项,一时间成为朋友圈广为流传的“为米粉造车”。此外,人至中年的雷军也被外界传为最后一次创业梦想的造车佳话。
造车让中年企业家亢奋的不只劳模雷军一个,以3月底小米官宣造车为分界线,向前看百度下场造整车最早在1月份就正式官宣,随后3月2日,百度造车的运营主体“集度汽车有限公司”注册成功,摩拜CTO夏一平出任CEO。
比百度更早些时候官宣造整车的还有阿里,今年年初阿里也亮相了旗下首款汽车智己。至此Old Money的BAT里,百度和阿里均已亲自下场造整车。
有钱试错的机会多,胆子就大,百度、阿里率先下场造车后,第一批互联网企业亲自下场造整车基本结束。
但是造车的诱惑远不止于此,随后第二梯队的新兴互联网企业跟上。往后看4月份,《晚点 LatePost》4月6日消息称,滴滴启动造车项目,负责人是滴滴副总裁、小桔车服总经理杨峻。
不过滴滴造车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市场反应,毕竟属于自家主营业务的外拓。4月份让造车整体达到一个小高潮的是随后而来的第二种入局方式,华为宣布专注ICT技术,帮助车企造好车。
能够让市场达到一个小高潮的原因是:不同于其他有各种不足依然下场造车的企业,拥有较为完整整车技术能力的华为不造车,相当于把整车拆开来卖。
这不是华为第一次宣布这个立场,但是在当下集体下场造整车的情况下,华为的再次重申也是当下非车企入局智能汽车市场的两种路线之争:是亲自下场还是假以他人之手。
在华为之后,腾讯也选择了第二种合作赋能的路线,腾讯不造整车。
在北京大学与腾讯公司战略合作发布会上,腾讯汤道生对于腾讯是否造车的采访表示:“腾讯会不会造汽车,我可以斩钉截铁地说,腾讯不会做硬件部分。八年前也有很多人问,腾讯会不会做智能手机?腾讯的逻辑是一致的:“连接”是腾讯的核心,在很多业务领域,会选择做好服务这一层,适配各种硬件系统。
简单总结就是,对于腾讯来说做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连接。
腾讯连接PC用的是QQ,连接手机用的是微信,如今腾讯不造车选择连接的背后,一定意义上也是造车对“微信”的让步。
01 占领那块屏幕
互联网历史上,一共有两块屏幕,两块屏幕也分别成就了两代互联网企业。
最早的互联网屏幕是PC屏,这块屏幕在国外成就了微软、苹果、谷歌,在中国成就了早期的三大门户和后来的BAT。
PC屏之后,乔布斯带来了第二块屏幕-智能手机屏,这块屏幕在国内成就了美团、滴滴、抖音、快手等新兴移动互联网企业。
屏幕数量增加,互联网时间总量有限的情况下,屏幕转移也在发生。比如百度因为智能手机屏幕的转移慢了半拍,掉队以后让BAT不再那么名副其实,新老势力发生财富迭代。
另一边屏幕转移的成功,也成就了一批人。比如阿里从PC转移成功的标志性成果手机淘宝,其主要负责人蒋凡一度成为阿里的太子。帮助腾讯实现成功转移的微信创始人,张小龙也得以偏安一方,让广州成为腾讯的第二个总部。
一块屏幕转移背后拥有的巨大威力,如今同样正在不起眼的汽车屏幕内上演。
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愈演愈烈的情况下,汽车软件化的步伐越来越快。汽车从单一的地面移动工具迅速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,包含自动驾驶、社交、娱乐、互联网等属性的它,成为当之无愧的继智能手机之后的超级移动终端。
麦肯锡预测2025年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.9万亿美元,而摩根斯坦利估算未来自动驾驶汽车60%的价值将源于软件。华为近期也表示,未来汽车价值的70%不会在传统的车身、底盘上,而是自动驾驶的软件,以及计算和连接的技术。
在这场屏幕转移中,没有人愿意掉队。比如在车联网领域,阿里旗下有AliOS、高德地图和斑马网络,支付宝以及小程序等车联网业务线;腾讯推出了车载微信,并结合微信智言、小程序、腾讯地图、QQ音乐等服务,向车企提供生态车联网集成方案;百度推出了小度车载OS、百度地图,同时Apollo是面向无人驾驶的平台。
文章来源:《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xxnrjycljs.cn/zonghexinwen/2021/0430/849.html